英国留学:中秋谈月|癫狂、爱情与理想…月亮在英国文学中代表了什么

明天就是中秋节啦,不知道大家都有什么安排呢?

今年入学的同学或许在收拾行李,或者已经到了英国,正在体验异乡不同的文化氛围,要申请23fall的同学,则可能还在准备申请材料,检查是否有遗漏。

无论你现在在做什么,汇英小编都邀请你稍微放下手里的事,来一趟文学之旅,看看对于英国人而言,月亮都代表着什么。

癫狂·狼人与疯子

哪怕你对英国文学没有深入研究,没读过雪莱的《致月亮》,也一定知道西方奇幻文学里常常出现的一个梗:狼人会在月圆之夜变形。

在《哈利·波特》里,狼人卢平教授最害怕的东西就是一轮明月,因为失去人形意味着危险和不可控。无独有偶,在夏洛蒂·勃朗特的《简·爱》里,“阁楼上的疯女人”伯莎·梅森的发疯也总是发生在月圆之夜。

吾之花好月圆彼之癫狂不详,月亮之所以在英国文学里会有这样的意向,是因为西方文化中有恐惧月亮的传统。

早在古希腊时期,月亮女神塞勒涅就被描述为一个喜怒无常的女子,经常在林间狂躁地舞蹈。进入中世纪后,关于月亮的迷信更是层出不穷:满月会引起发烧和疯病,用手指月亮会带来厄运……

为了破除这样的封建迷信,还有学者一本正经地研究了月相变化与暴力行为的关系,最后得出的结果是月相与暴力/攻击性并没有显著的联系——可喜可贺,月亮终于洗清了自己的“冤屈”。

爱情·此事古难全

对北宋词人苏轼而言,月有阴晴圆缺象征了其与胞弟苏辙七年未得团聚的遗憾,而在五百年后的莎士比亚的笔下,inconstant moon成了罗朱爱情的不详预言。

在维罗纳的月夜阳台上,罗密欧深情告白,却被朱丽叶打断:

“姑娘,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,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,我发誓——”

“啊!不要指着月亮起誓,它是变化无常的,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;你要是指着它起誓,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。”

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最终在命运的作弄下以悲剧收场,但月色下的浪漫柔情依然叫人神往。

理想·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

与月亮有关的最著名的英国文学,莫过于毛姆的《月亮与六便士》。

这部小说讲的是一名英国证券经纪人放弃牢靠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,孤身去巴黎追求绘画理想,并在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创作出一幅幅惊世之作,最后病逝荒岛的故事。

小说的创作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,尽管在今天,人们对于高更与塔希提当地未成年女子成婚又将她抛弃的“渣男”行为抱有质疑,但这并不妨碍《月亮与六便士》蕴含的理想之光持续闪耀。

正如伍尔夫所言,读《月亮与六便士》就像一头撞上高耸的冰山,令平庸的生活彻底解体。毕竟无论拥有多少枚六便士,人们总是会抬头看见月亮。

在英国,同学们可能会体验到被ddl逼疯的“癫狂”,也可能会收获一段浪漫爱情。无论怎样,汇英小编在此都祝大家中秋快乐,并去勇敢追寻自己的月亮。


关注汇英留学,获取更多英国留学资讯!

文末推广图.png

想了解更多英国留学资讯请关注汇英官方微博,查阅汇英留学官网(www.yinguk.com)信息,第一时间给您送上最新最有价值的英国留学信息,咨询有关英国留学的问题,或者直接拨打咨询电话400-686-4190进行咨询。

更多留学申请信息,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:

也可添加汇英顾问老师vx进行详细咨询:

ISSIUK02;ISSIUK08;ISSIUK03;ISSIUK05;ISSIUK01

分享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