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割中国留学生韭菜?这所学校学费飙升至35万!

从2020年某专业学费20110英镑(约合17万人民币),到2025年飙升至36500英镑(按9.7汇率折合约35万人民币),UCL学费涨幅之迅猛,甚至超越伦敦房价增速。

更令人瞠目的是,2025年UCL以1.3万中国在读生的规模,将第二名曼彻斯特大学甩开4000余人,中国学生占比超全校国际生四成。




01

2024/25学年,UCL国际生学费区间已达£28,100-41,000,较上年普涨7%-9%。金融学硕士等热门专业更现"断崖式"涨价,23-24学年单年涨幅达6万人民币。这种"端水式"涨价策略,实则暗藏精算逻辑:

对标本土生替代效应:自2017年英国冻结本土生学费(£9,250/年)以来,高校运营压力与日俱增。据UCAS数据,单个留学生学费贡献相当于3.4个本土生,成为高校创收核心引擎。

专业定价差异化:建筑学(£38,300)、教育学(£31,100)等王牌专业稳居高位,形成"品牌溢价";新兴交叉学科(如教育评估、教育心理学)则以£28,100起价吸引生源,构建价格梯度。

汇率联动机制: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从8.5升至9.7,使中国家庭实际支付能力缩水14%,客观上加剧了经济负担。




02

尽管录取率看似"亲民"(2023年整体offer率28.9%),但热门专业竞争惨烈:

管理学院录取率已跌至6.3%,与LSE持平;

计算机科学专业申请者GPA中位数达88分,90分以上占比超四成;

雅思要求更是严苛,公共政策等专业需总分8.0(单项7.5),堪称"语言天花板"。




03

当三本学生与清北学霸同堂的个案被放大为"点击就送",实则掩盖了严苛的筛选机制:

2023年53649名中国申请者中,仅15492人获录,录取率28.9%,低于曼大的32.1%;

77%的成功申请者GPA超85分,热门专业录取者平均拥有2段科研+3段实习;

笔面试淘汰率高达41%,数学系需通过STEP考试筛选。




04

在英国高等教育财政紧缩(2023年政府拨款较2010年减少24%)的背景下,UCL的选择折射出全球顶尖大学的共同困境:

财政可持续性:国际生学费占科研经费比重从2015年的18%升至2023年的31%;

排名维护成本:QS排名前10需每年投入超2亿英镑用于科研产出与国际化;

社会责任担当:通过设立"中国学生奖学金基金",UCL已向1200名学子提供总额超千万英镑的资助。

*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删


分享 :